大学生小说网

大学生小说网>连城志百度百科 > 卷二 舆地志(第1页)

卷二 舆地志(第1页)

知县都门杜士晋辑

舆之为言乘也,上乘乎日月五星,而知疆野之分属;下乘乎山川人物,而知岳渎之迴环、英贤之崛起。百里不同风,岁时因之。城池修创,代有殊焉。坊里近遥,区以别矣,悉按省、郡志纪之。

沿  革

《禹贡》曰:“淮海维扬。”按扬州之域,北至淮,东至海。今吴、越、闽、广,皆东南濒海之地,则连城属闽而域於扬州,明矣。周为七闽地。春秋,句践灭吴,兼闽为闽越地。秦属闽中郡。汉属闽越国,後为冶县地,属会稽南部都尉,三国吴属建安郡。晋太康三年,置新罗县,即汀州地。唐开元末,置长汀於新罗故城东,置长汀县为汀州所治,则莲城之地皆其所属矣。天宝元年,改州为临汀郡。乾元元年,又复为汀州,初治新罗,後迁长汀村,又迁东方口。大历四年,又迁白石,则莲城又随迁州所治矣。光启元年,寻陷汀、漳二州,为王审知所有。乾宁三年,属威武军,则莲城又为威武所属。至宋元符间,乃以是地为莲城堡。绍兴三年,虞观始上疏,乞於其地置县,遂改堡而置县於其村。时汀守郑强犹为狭隘,割长汀古田乡六团里以益之。景炎二年,元兵破汀关,黄去疾以城降於元。至元十五年,升汀州为路,而莲城隶焉。至正六年,邑民罗天麟、陈积万起兵陷长汀县。福建元帅府合江浙兵克之,始改莲为连,盖去草字之义。十八年,连城为陈友谅所据。二十年,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友定复之。明洪武元年,大将军汤和统大兵克福建,擒友定,汀州路总管陈谷珍以城降,定为汀州府属县,编户三十一里①。传至,丙戌年八月初一日,为清朝顺治三年,大兵复汀州,连城并属统驭焉。

【注释】

①三十一里:按本县志历年纪,明洪武十五年,改六里为四十一图;宣德七年,并六里为三十一图,与本文不一。

分  野①

连城,古闽越地,要荒之服②也。按《禹贡》曰:“淮海维扬州”。世儒多以斗、牛、女三星为吴越之分。《周官·保章氏》:辨九州之分野,以吴越属星纪③。《春秋·纬书》:牵牛流为扬州,分为越国。《尔雅》:星纪,斗牵牛,吴分野。《史记·正义》:南斗牵牛,吴越之分野。费直分星次:斗十度至女五度为星纪,於辰在丑,吴越分野。《前汉志》:属牵牛婺女之分;《後汉志》、《晋志》、《隋志》,皆属斗牛须女之分。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;星纪自斗十一度至女七度,吴越分。《宋史》志:吴越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。《元史》:斗四度,入吴越分;星纪之次,扬州之分。明类分野书:吴分斗牛在丑,自斗三度至女一度入吴越分,扬州然在南,而星纪在北。其所以相配之理,亦不得而知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分野:古代,把天上星宿的位置与地上州、国相对应,就天文说,称分星,就地上说,称分野。

②要荒之服:要服、荒服,古称离王城极远之地。服,古王畿以外的地方。

③星纪:十二星次之一,在十二支中为丑,在二十八宿中为斗宿和牛宿。

疆  域

县在府治东,东西广一百十五里,南北袤一百三十里,周围三百六十里。东至溪流口一百里,为延平永安界(自界首至永安一百二十里);西至岩头野狐岭一十里,为长汀界(自界首至长汀一百三十里),南至控岭一百里,为上杭界(自界首至上杭一百四十里);北至焦坑六十里,为长汀界(自界首至长汀一百三十里);东南至浮流口一百五里,为永安界(自界首至永安二百里);西南至河源板岭七十里,为长汀界(自界首自至长汀一百里);东北至上琴坪三十五里,为清流界(自界首至清流一百里);西北至四堡里六十里,为长汀界(自界首至长汀一百一十里)。自县治至布政司一千七十五里,达江南三千八十里,达北京五千九百四里。水路:文川桥下水小,不通舟楫;东自姑田里路经秋家岚五十里至小陶,乘舟一百二十里至永安,抵延平,下通福州,上达北京;自县南六十里至朋口,乘舟下上杭,抵潮、广。

形  胜

崇山复岭,南通交广,北达江右。(《一统志》)汀壤,闽越地,西南与章、贡、潮、梅接。崇山复岭,民生尚武。(《鄞江志》)居稠山之中,崇冈复岭,东控莲峰屹立之雄,西拥旗石宝嶂之胜,南案银屏秀出之障,中抱文溪九曲之流,他若金鸡诸岫插汉昂霄,天马群峰如仗如笏。(《汀郡志》)连乃闽之逖①土,层岩叠峦,崇冈复岭,联络於汀、剑之间。其脉自汀州来龙处左分一枝,在大息铺过脉,迤逦而来,至於归岭起巅;又自归岭随水至萧屋岭下,过江顿起为虎忙山,峰峦叠拥,奔腾而东,经历於青岩之坪上,至萧坑、五磜,出为西宝嶂。由是北行,过张坊、岩头、棋子岭,直下南向八里,始屹立为县後龙山。莲峰、石马引其东,宝嶂在其右②,银屏案其南,印山卧其北。若水:一则发源长汀五磜,由新林寺前过;一则发源金鸡山,由法界庵前过。合流而绕於南,九曲九回,复合西昼锦桥之水,自南而绕於东,由东而北,至田口合清流诸水,逦迤入於海。

【注释】

①逖:远。

②右:疑为西字之误。

风  俗

气习劲毅而狷介。其君子则安分义,励廉隅①,耻浮侠;其小人则质直果敢,不以侈美,崇质相尚。(《宋志》)君子质直好义而恬於进取,小人愿悫②少文而安於勤劳。(《元志》)土壤硗瘠,人民贫啬。(《八闽志》)士知读书尚礼,俗重登科取名;男务勤劳,女安俭朴。(《郡志》)士知向学,民多末作。(《漳南志》)土壤硗瘠,农以耕为业;妇少蚕桑,惟事麻枲③。积贮有限,服用无华。其气习,劲毅勇悍,尚武少文。(《汀郡志》)连城乃闽中僻邑,土壤硗瘠,习尚朴素。士慕讲读而重於仕进,民安稼穑而勤於陇亩。富者仅足於供输,贫者间免於饥冻;途无行货之妇,市乏赌博之风。不通舟楫而行客少,各务生理而商外多。阃范最严,妇耻再嫁。但土不宜蚕,妇职纺绩;田不宜麦,农种稻粱;豪右甘④竞而不悔,乡落习陋而少文。迩来丧事靡耗,计饮食之待客,不为死者痛而为生者忙;婚娶繁华,虑妆奁之苛责,方弄瓦而即湮於水。乡亲死,火化名为金礶⑤。衙役敢於逃遁,穷民间为狗盗。断肠无了,买业之家倍苦;给⑥主盈案,刁讼之风未息。流弊至此,後将何极?有识君子,亟挽颓风。(旧志)

【注释】

①廉隅:棱角,比喻人的行为、品性端方不苟。

②愿悫:谨慎朴实。

③枲:xǐ,雄麻。

④甘:复印本字迹模糊不清,不知何字。

⑤礶:同“罐”。

⑥给:jǐ,言语便捷。

岁  时

正月元旦,焚香谒神,悬祖容像,各相拜贺,乡人仿古为傩①。上元城市燃灯,清明祭坟拜扫。四月八日为会,迎五显大帝,先期京、浙、江、广各处客商,俱赍土货,集县贸易,十日而散。端午悬艾佩蒲,角黍祀先。中秋赏月,祭扫如春。重阳饮茱酒登高。腊月二十四日小年,各送牲果。除夕祀先,爆竹以除不祥。

【注释】

①傩:nuó,古时驱除疫鬼的一种仪式。

城  池①

按县内周一里一百四十步,环以土城,上有敌楼,外有城垣;宋绍兴间,县令丘钦若创筑。乾道间,县令杨立中乃名三门:东曰“朝京”,西曰“腾骧”,南曰“龙州”②。岁以复隍③。端平间寇乱,县令米巨宏复筑;淳祐间,县令罗应奇重修,并作瓮城。元至正六年,邑民罗天麟作乱,城池复毁。七年,县令王成吉重加修筑。二十一年,复遭红寇袁景攻陷,民悉奔窜,又毁於乱。□□□□□瓮门四座。正德四年,县令蒋玑筑土城七百余丈,周围以木栅为门,大者四,小者二,上覆以楼,为守御台。九年,佥事胡琏以土城难守,乃募邑之富者分派□□以砖石环之。邑人知府童玺,首倡叁丈,余各分□二百七十丈,又五百丈则输公帑以成之者也。十四年,佥事周期雍按视,命县丞黄锺岳以巨石垒□□以□□□其垣,始获坚厚完固,而工讫焉。大约□□七百七十丈有奇,其高广延袤,皆峭拔掀腾,而□□□□□之外,自福汲至安阜、清泰门滨於溪岸,□□□□□□□未有池壕。嘉靖年间,通判毛毅创窝铺三十间,知县方进又悉以砖垒之。卫经历杜泰□□□楼门,推官秦僎给银,与富民沈长权、谢复隆、李寔、童纪、罗贤等建城楼五座,而於各门书匾,则邑人□奎也。规制颇备,民赖以保障焉。

【注释】

①本文原复印本多处模糊,虽经参照乾隆志及民国志,仍有不少不能辨认,今以空缺号“□”表示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臺案彙錄壬集  炎徼纪闻  永安县志  南唐书  临汀志  新竹县志初稿  榕城考古略  王家营志  长乐六里志  唐才子传  八洞天  香山县乡土志  清奏疏选汇  台湾对外关系史料  台湾割据志  招远县续志  战国策  史通  漕船志  侯官县乡土志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